按照市委、市政府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部署要求,11月9日,武汉燃气热力学校内“好手”如云、竞争激烈,第二届“武汉工匠杯”职业技能大赛——武汉市燃气安全生产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这里拉开帷幕。来自全市13家城燃企业69名选手进行燃气管网运行工、管道燃气客服员两个赛项的决赛。
本次技能大赛由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、武汉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主办,武汉市城市建设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办,武汉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、武汉市燃气协会、武汉燃气热力学校协办,旨在通过比赛以赛促学、以赛促训、以赛促评、以赛促建,助力全面提高我市劳动者素质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当日,管道燃气客服员实操赛场布置成了燃气入户使用现场,分民用、商用两部分,选手面对的是燃气灶、气表、输气管道等设施,比拼入户检修服务技艺。

“这项比赛环环相扣、一气呵成,比拼细心程度和操作熟练度,包括连接居家燃气设备、更换气管、检测漏气、堵漏修补、抄算结算等内容。参赛选手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50余项操作,不少操作对选手操作精细程度要求颇高。”本场裁判、武汉燃气热力学校教务部副部长雷震介绍。
雷震还举例:“很多操作都要精确到毫米,比如波纹气管安装须‘横平竖直’,即走管位置要垂直或平行地面,垂直度与平行度的偏差须在±5毫米内。又如为流量计加油,油位必须刚好在油位线刻度以下3毫米为最佳。”
参赛选手、武汉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客服人员谭勇说:“该项目比的是手感和经验,是实际工作和不断训练中练就的。为了操作又快又好,休息时间,我常苦练基本功,提升手头功夫。比如拧波纹管,要一次成形,力道恰到好处,一次拧成带圆弧的直角,避免反复调整导致管材变形、漏气。”
燃气管网运行工项目现场,选手面对的是一个事先模拟好的燃气场站故障现场,只见选手们随身装备穿戴整齐,神情冷静,从容检修。
武汉燃气热力学校培训鉴定部部长刘坤介绍:“选手须在规定的80分钟内找到4个故障点,排除故障,并完成部分零件更换检修。最终,模拟场站恢复供气,出口压力应达到2000帕,选手须具备丰富经验,能通过现场迹象迅速锁定故障点,并在操作中无一丝疏漏,否则将导致出气压力不足,检修失败。”




“此项比赛非常考验工匠精神,部件连接必须严丝合缝。比赛中较难的一个环节是更换阀门垫圈,需要更换的垫圈数量达20余个,大小不一,大的直径可达12厘米,最小的直径仅有5毫米、小指尖大小,他们要准确无误地将它们嵌入阀门口的卡槽内,再无缝连接,任何一丝操作失误将造成漏气,让整个检修失误,并造成事故隐患。小小垫圈,用挑针安装,必须使出‘绣花功夫’,还要又讲求速度,减少用户因停气检修等待时间。”参赛选手、武汉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运维工李浩表示。
主办方介绍,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,激励引导燃气行业广大职工钻研业务、强化技能、弘扬工匠精神,推动打造一支知识型、技能型、创新型燃气行业产业工人大军,为武汉燃气行业实现安全生产、服务千家万户目标提供有力人才支撑。